海马发展史(下):氢能源,曾经的新三样如今何去何从?

 admin   2024-09-06 14:20   67 人阅读  0 条评论

第三次创业:起飞(2007-2016)

  2007年,景柱决定告别海南,北上郑州,开启了他的第三次创业之旅。2月,海马通过资产重组,成功收购了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,成立了海马郑州基地,填补了河南省轿车产业的空白。这里生产的海马车型,后来也挂上了郑州轻汽的标志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个厂原本是郑州日产的合资方。

  同年,在上海车展上,海马H1平台和自主开发的第一款新车海马3首次亮相。虽然自称是自主开发,但其实还是借用了老福美来的技术。海马3的目标是与花冠、思域、马三等合资品牌的紧凑型车竞争,结果可想而知,销量并不理想。

  接着,海马推出了福美来的换代车型海福星,搭载了当时国产车普遍使用的三菱4G18发动机。与海马3、福美来二代一起,这三款车成为了海马的销量支柱。虽然海马在2005年就开始组建的福美来车队在CTCC赛事中获得了多个冠军,算是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,但整体来看,海马的产品线与当时的东南汽车相似度颇高。

 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海马推出了多款新车,包括海马3两厢版欢动、新一代普力马、丘比特(海马2)、首款SUV海马骑士和首款微车海马王子,产品线丰富多彩。然而,与同期的马自达产品线相比,二者的高度重合让人不禁怀疑其中是否存在技术借鉴或授权。

  与此同时,海马还成立了电动汽车事业部,获得了新能源生产资质。在2009年广州车展上,海马展出了首款电动车海马ME,并曾计划推出基于海马3和普力马的HEV和纯电车型,但最终未能实现。

  2012年,海马决定摆脱马自达时期的包袱,启用全新的命名规则,推出了以“M”和“S”开头的新车型,如S7、M3、M8等,但市场反响平平。无奈之下,海马只能继续依靠福美来这一品牌,推出新福美来和福美来M5,尽管消费者对福美来情有独钟,但销量依然平平。

  2014年,海马S5的上市为公司带来了转机,凭借不错的空间和外形,加上顶配不到12万的售价,S5迅速成为海马的销量支柱,2016年品牌销量超过22万辆,S5单车销量累计达30万辆。

  随着海马逐渐盈利,景柱开始拓展业务,成立了青风置业和海保人寿等公司,进军地产和金融领域,甚至成为海南银行的第二大股东。虽然这些看似离谱的业务在后来的发展中却为海马提供了资金支持。

第四次创业:下坠(2017至今)

  2017年前后,长安CS75和哈弗H6的改款让海马S5这样的边缘角色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。2018年,中国车市整体下滑,海马的营收仅为2016年的三分之一。尽管地产和金融业务有所输血,但整体情况依然不容乐观。到2019年,海马连续两年亏损超过26亿元,股票被披星戴帽。

  面对企业的困境,年过半百的景柱不得不重出江湖,第一步就是出售资产以缓解危机。2019年4月,海马集团出售了上海和海口的401套房产,套现3.3亿元,2020年又卖了145套,勉强实现盈利。景柱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,终于在2021年5月让海马汽车摘掉了“帽子”。

  然而,海马在与马自达分手后,始终未能建立自主研发能力。即便景柱回归后,也仅象征性推出了海马8S,销量依然不佳。

  好在新能源的浪潮为海马带来了一线生机。2017年,小鹏与海马签订了代工协议,海马代工小鹏G3系列车型,协议产能每年5万辆。在合作期间,海马的日子还算不错,2021年甚至盈利了1.1亿元。

  但好景不长,2021年小鹏与海马的代工协议到期且不再续约,海马的处境再次恶化。与此同时,一汽将海马的股权无偿划拨给海南国资,海马又回到了海南人的怀抱。

  2022年,海马的净利润直接降至-15.74亿元。更糟糕的是,在与小鹏合作期间,海马在新能源市场几乎没有动作,承诺的纯电和HEV车型也未能推出,只有一款象征性的纯电MPV海马7x-e问世。

  海马的未来似乎岌岌可危,面对新能源市场的竞争,海马的反应显得迟缓。如今,海马开始尝试氢能源汽车的研发,从2013年起便开始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,并与丰田签署了战略合作,计划在海南岛进行氢能源体系的试验。

  然而,氢能源的推广面临诸多挑战,海马的体量和技术实力也让人对其前景产生疑虑。总的来说,海马的故事到此告一段落,成也景柱,败也景柱。尽管他在学术界的成就备受认可,但在实业领域,似乎并不适合当领头人。海马能否在未来的竞争中生存下来,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liyuanfurniture.cn/post/188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admin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 发表评论


表情

还没有留言,还不快点抢沙发?